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支持>循环冷却水0排放水质标准要求详解|工业节水减排新趋势

循环冷却水0排放水质标准要求详解|工业节水减排新趋势

点击次数:49  更新时间:2025-07-03

在当前环保政策趋严、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工业企业在用水管理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工业用水中的“用水大户",循环冷却水系统正逐步向“0排放"目标迈进。2024年出台的国家标准《GB/T 44325-2024 工业循环冷却水零排污技术规范》,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径和水质控制指标。


所谓“零排污"并非指没有一点排水行为,而是指将原本需要外排的冷却水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工艺进行净化后,重新回用于系统内部,从而实现系统的水平衡与盐平衡,达到无外排的目标。这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用水成本,更在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循环冷却水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实现0排放,必须对水质参数进行严格控制。以下是《GB/T 44325-2024》中规定的几项关键水质指标:

水质参数控制范围说明
pH值6.8~9.5(25℃)维持系统腐蚀与结垢的平衡
浊度≤30 NTU防止悬浮物堵塞设备或影响换热效率
钙硬度+总碱度≤1100 mg/L控制水体结垢倾向
总铁(Total Fe)≤2.0 mg/L抑制金属腐蚀产物沉积
氯离子(Cl⁻)≤1000 mg/L减少不锈钢材料的应力腐蚀风险



要实现循环冷却水系统的0排放,仅靠简单的补水与排污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引入多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协同运作。以下是一些主流的技术路线:

1、旁流处理系统

该系统将部分循环水从主系统中分流出来,经过降浊、除硬、脱盐等处理后再返回主系统。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

多介质过滤器:去除悬浮颗粒,降低浊度;

软化处理(如石灰软化、钠离子交换):降低钙镁离子浓度,防止结垢;

反渗透(RO)膜处理:深度脱盐,有效控制总溶解固体(TDS)含量;

电化学水处理:利用电极反应去除重金属离子和氯离子。

2、水质在线监测系统

ERUN-SZ系列在线式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仪是一款高精度、多功能的水质监测设备。它能够检测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悬浮物、总硬度、氯离子、总铁、铜离子、油含量、游离氯、NH3-N、COD等参数的浓度值,并可选配全碱度、二氧化硅等参数。该设备广泛适用于炼钢、合成氨、火力电厂、铸造、轧钢、高炉、转炉、石油冶炼等领域的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间冷闭式循环冷却水等水质的连续实时在线监测分析。

ERUN-SZ系列在线式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仪

3. 实验室台式水质分析仪器

ERUN-ST系列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检测仪,依据国家标准《GB/T 50050-201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设计,能够全面检测包括pH值、电导率、浊度、悬浮物、总硬度、全碱度、氯离子、总铁、异养菌总数、铜离子、油含量、游离氯、NH3-N、COD等关键水质指标。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水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

ERUN-ST系列工业循环冷却水水质检测仪

实现循环冷却水0排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定期水质检测:建立日常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动态调整运行参数:根据水质变化灵活调整补水比例、药剂投加量等。

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增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引入第三方技术服务:借助专业机构开展系统评估与优化服务,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GB/T 44325-2024 工业循环冷却水零排污技术规范》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并推进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升级改造。0排放不仅是政策导向下的必然选择,更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通过对水质指标的精准控制、先进处理工艺的集成应用以及智能化监测系统的部署,企业可以在保障生产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2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