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与水环境的健康息息相关。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呈现出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气味时,便形成了“黑臭水体"。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更对居民的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因此,科学地对黑臭水体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精准的测定方法,是有效治理和修复水环境的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的分级标准及其测定方法,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黑臭水体的定义与危害
城市黑臭水体,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因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恶化,呈现出肉眼可见的黑色或深色,并散发出令人不适的恶臭气味的水体。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直接排入水体,以及地表径流携带污染物进入水体所致。水体中过量的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会产生硫化氢、氨气等恶臭物质,同时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加剧水体黑臭。
黑臭水体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和景观,降低城市品质。其次,黑臭水体是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温床,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此外,黑臭水体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锐减,甚至引发区域性生态危机。长此以往,黑臭水体不仅影响当前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
为了科学评估城市黑臭水体的污染程度,我国制定了明确的分级标准。这些标准主要依据水体的物理、化学指标,将黑臭水体细分为“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两级。核心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这些指标能够直观或间接地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透明度是衡量水体清澈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水中悬浮物、胶体物质以及浮游生物的含量。透明度越低,说明水体中颗粒物越多,光线穿透能力越差,通常与水体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在黑臭水体分级中,透明度的标准如下:
透明度的测定通常采用塞氏盘法(Secchi disk method),即通过观察塞氏盘在水中的可见深度来判断。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是评估水体感官性状的直接指标。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也是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着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过程。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进而引发厌氧发酵,产生恶臭物质。
溶解氧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和电化学探头法。电化学探头法(如溶解氧仪)因其快速、准确、便于现场测定而得到广泛应用。
氧化还原电位是衡量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中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的相对含量。在正常水体中,ORP值通常较高,呈氧化性环境。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有机物大量积累,水体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时,还原性物质增多,ORP值会显著降低,甚至变为负值,预示着水体可能发生黑臭。
•轻度黑臭: 氧化还原电位在-200~+50mV之间。
ORP的测定通常采用电极法,通过ORP计进行现场测定,能够实时反映水体的氧化还原状况。
氨氮是水体中氮元素的重要存在形式之一,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径流中的含氮有机物分解。高浓度的氨氮不仅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厌氧条件下,氨氮的积累也是水体产生恶臭的原因之一。
氨氮的测定方法包括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等,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分析,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指标 | 轻度黑臭标准 | 重度黑臭标准 |
透明度 | 10~25cm | <10cm |
溶解氧(DO) | 0.2~2mg/L | <0.2mg/L |
氧化还原电位(ORP) | -200~+50mV | <-200mV |
氨氮(NH3-N) | 8.0~15mg/L | >15mg/L |
城市黑臭水体主要指标测定方法及标准
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准确、规范的监测是有效治理的前提。各项评价指标的测定均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作为指导,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圆盘法,又称塞氏盘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现场测定水体透明度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黑白相间的圆盘,将其缓慢沉入水中,直至肉眼刚好看不清圆盘上的黑白分界线时的深度,即为水体的透明度。该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复杂仪器,适用于快速评估水体的感官状况。SL 87-1994是中国水利行业标准,规范了水文测验中透明度的测定方法,确保了测定结果的统一性。
2、溶解氧(DO)测定方法:HJ 506-2009电化学探头法
电化学探头法是目前现场测定溶解氧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溶解氧电极,通过测量溶解在水中的氧分子在电极上的还原电流来计算溶解氧浓度。这种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便于携带和现场操作等优点。HJ 506-2009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为溶解氧的测定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规范,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方法:ASTM D1498-14电极法
ORP的测定通常采用铂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复合电极,通过ORP计直接测量水体中的电位差。该电位差反映了水体中氧化还原体系的综合状态。ASTM D1498-14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标准,规范了水和废水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方法,确保了测定结果的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现场测定ORP能够实时反映水体的氧化还原状况,对于判断水体是否处于厌氧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4、氨氮(NH3-N)测定方法:HJ 535-2009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是实验室测定氨氮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颜色深浅与氨氮浓度成正比,通过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即可计算出氨氮浓度。HJ 535-2009是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详细规定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试剂、仪器、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虽然该方法需要取样后在实验室进行分析,但其准确性和灵敏度较高,是氨氮监测的重要手段。
除了上述标准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便携式、集成化的水质分析仪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赢润集团研发生产的ERUN-SP-M813手持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测定仪。这类仪器能够同时检测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氨氮等多个指标,内置GPS和蓝牙功能,并具备数据存储和历史数据下载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现场监测的效率和便捷性,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黑臭水体监测设备与技术进展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黑臭水体监测设备也日益智能化、集成化。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虽然精准,但耗时较长,难以满足现场快速响应的需求。因此,便携式、多参数、实时监测设备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以赢润集团研发生产的ERUN-SP-M813手持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测定仪为例,该设备采用一体集成式传感器设计,能够同时检测黑臭水体中的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等关键指标的浓度值。这种集成化设计大大简化了现场操作流程,提高了监测效率。其内置的GPS接收器可以实时记录采样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溯源提供精确的空间定位。蓝牙功能则方便了数据与移动设备的无线传输,实现了现场数据的即时共享和处理。此外,该设备还带有USB接口,并具备数据存储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下载历史数据,并通过曲线显示直观准确地了解与跟踪测试水体在一定周期内的参数变化。这种数据可视化功能对于长期监测和评估治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手持便携式设备,遥感技术在黑臭水体监测中也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手段,可以大范围、高效率地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温度、水面漂浮物等数据,结合地面监测数据进行校准和验证,实现对黑臭水体的宏观识别、动态监测和污染程度评估。例如,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分析水体中叶绿素a、悬浮物、溶解有机物等组分的含量,从而间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状况。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黑臭水体监测从点状、线状向面状、立体化发展,为区域水环境管理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城市黑臭水体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其治理工作关系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对黑臭水体污染程度进行科学分级,并运用精准的测定方法,我们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水体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从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到氨氮,每一个指标都承载着水体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而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则为这些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