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当前位置:技术支持>热力除氧器出口微克级溶解氧DO检测技术与标准解析

热力除氧器出口微克级溶解氧DO检测技术与标准解析

点击次数:39  更新时间:2025-07-07

热力除氧器作为现代电厂和工业锅炉系统的关键设备,其出口溶解氧(DO)含量的精确检测直接关系到热力设备的腐蚀防护和系统运行效率。随着超临界机组和更高参数机组的普及,对溶解氧检测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微克级(μg/L)检测已成为行业标配。


热力除氧基于亨利定律,通过加热水至沸腾温度,使水蒸气分压接近系统压力,从而迫使溶解气体逸出。现代旋膜除氧器采用多层不锈钢旋膜管,使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薄膜,与蒸汽逆流接触,显著提升除氧效率。


行业控制标准对比

标准体系适用范围溶解氧限值检测方法
GB/T 37554-2019中国电厂≤7μg/L现场取样测定
ASME PTC 12.3美国标准≤5μg/L在线/离线检测
IEC 60953欧洲标准≤3μg/L连续监测


典型工况数据

亚临界机组:除氧器出口DO通常控制在3-5μg/L

超临界机组:要求更严格,目标值1-3μg/L

核电站二回路:极限可达0.5μg/L


实现高精度DO检测面临三大技术挑战

传感器抗干扰能力:需排除水中余氯、pH值波动等因素影响

响应速度要求:机组负荷变化时需在30秒内完成响应

长期稳定性:避免膜污染导致的漂移问题


主流检测技术对比

技术类型原理精度响应时间维护周期
电化学膜电极法±1μg/L30-60s1-2月
光学荧光猝灭±0.5μg/L10-20s6-12月
极谱法电解电流±2μg/L60-120s1月



以赢润集团研发的ERUN-SP3-A5电厂锅炉水质便携式微量溶解氧DO分析仪为例,采用改良型极谱传感器,创新性地在电极表面添加纳米疏水涂层,使维护周期延长至3个月,配备高性能ppb级别快速反应电极,能够精准测量0-100μg/L(ppb)和0-20mg/L范围内的溶解氧浓度,误差不超过±1.5%F.S,分辨率达到0.01μg/L(ppb)。仪器响应时间(T90)小于60秒,能迅速提供溶解氧浓度的实时数据,有助于操作人员快速判断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电厂热力除氧器水质便携式微量溶解氧DO分析仪

通过对热力除氧器出口微克级溶解氧DO检测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这项技术不仅是保障锅炉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环节,也是推动电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企业应紧跟国家标准和技术进步的步伐,积极引入先进检测设备与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水质监控水平,助力构建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206号